第(3/3)页 二是那边的各类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,适合发张商业和贸易。 综合种种原因,最后才决定搬迁的。 听到两年后,可以再回到云溪村,族人都开始喜极而泣。 「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回去,我还以为,这辈子得留在这里了。」 尤其是那些老人,个个忍不住红了眼眶。 故土难离,年纪越大,就越想念那片从 小长大的土地。 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。 而时穗也九岁了。 这两年的时间里,她帮着四哥做了不少的事情,先是推行了造纸术,还在这两年的时间里,把土豆,番薯和玉米这三样农作物推广到了整个东夏。 东夏是四哥在位时的国号。 才短短两年的时间,靠着这几样作物,百姓们终于能过上温饱的日子了。 除了大力发展农业外,对于科举方面,广招有才之士,不限于出身寒门还是世家大族,只要有真才实学,都可入仕。 而且,时穗还自费银钱,开了不少间义学和善堂。 专门来帮助那些想上学的孩子,还有无家可归的乞儿等。 至于钱从何而来,可别忘了,她可是有整整一座金矿的富婆! 为了东夏的发展,四哥还专门指定了一个计划,那就是前三年,主要发展农业和教育。 等到百姓解决了温饱后,教育的问题,解决起来也会事半功倍。 然后就是商业,开通航海和贸易,走出去赚其他国家的钱,然后装进自己百姓的口袋。 对于这方面,时穗已经有了相对完整想法和计划。 那就是,瓷器,香料,丝绸布料和茶叶这几样。 至于军事方面,有了之前时穗给提供的那些火药,铁弩等兵器,完全不用担心被进犯。 东夏三十一年。 经过两年的建设,新首都华都城终于建好了。 四哥让钦天监看了日子,五月十八是个吉日。 于是,他们决定在过完年后,便开始动身启程。 毕竟从虞都走去,差不多得三个半月的时间。 启程的这天,大家全都兴高采烈的,尤其是云溪村的老老少少,一想到要回故乡了,就激动的好几天没能睡着觉。 不过在出发的一个月,时穗特地给沈丘北和许长禹他们去了信,并在信中告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。 至于到时要不要随自己一同过去,希望他们可以提前好好考虑一下。 没过多久,那边便回信了。 果然如时穗说期待的那般,他们都愿意跟着一起过去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