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才不是你的心上人-《小猫咪被迫踏上修仙之路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顾璟桓张了张口,想辩解却自知无力。

    他的父亲其实是远近闻名的杏林圣手,他昔日应父亲所求苦读诗书,而父亲过世后,上门吊唁的人却无一不悲痛遗憾,称道父亲悬壶济世的义举,他始觉重任在肩,故投笔从医。

    一年前,他尝药草不慎伤了眼睛,盲过一段时日。那段日子,他幸得一哑女照顾,可他复明后,那女子却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山林萤火点点,苏念烤着野菜,打断他的话:“你不能视物,她又不能出声,你怎知对方是个姑娘?没准是个铁面虬须的大汉呢?”

    顾璟桓蹙了眉,给了她一个不想认识她的眼神:“男子身上怎会带香?”

    他听闻洛园月锦峰有神者出没,上山求见,跪求五日,才盼来一个叫陆岐的仙君。

    他告诉顾璟桓,救他的哑女名唤乔小玉,还说顾璟桓的眼睛本是好不了的,可乔小玉将自己的眼睛换给了他。

    苏念再度翻了个小小的白眼:“早知如此,还不如一开始便去求仙家,换来换去的,真不嫌麻烦!”

    他不答她,眉眼间现出点点温柔与担忧:“失明又失语,她想来活得十分辛苦。”

    他用点睛笔救过数不清的盲人,见证过数不清的欣喜若狂,可于他一人而言,最大的心愿不过是在某个复明姑娘眼里看见久别重逢的喜悦。

    苏念收起了戏谑,幽幽地叹了口气,忍不住劝:“善有善缘,或许她遇见了某个乐意照顾她的小郎君,两厢情愿,此时正活得舒心呢。”

    山风扑灭了流萤,带来阵阵缠绕鼻息的杏香,栖息在枝头的野魅享受这份惬意,哼起了微不可闻的童谣。

    顾璟桓扬起头,轻轻叹息:“若是如此,至少该让我知晓,否则如何能心安?”

    他一心只想找到恩人,而在小镇居民看来,他不辞辛劳,不分贫贱,确是难得一见的良医。世人愚信,口口相传间,只差没传出他那支笔有活死人肉白骨之效。

    声名双刃,绿林人士闻风而来,企图夺取点睛笔牟取暴利。

    苏念帮他打发过几次,后来渐渐寡不敌众,有一次被追急了,她便拉着他的手直接跳了江。

    苏念喜水,可那水委实太深,苏念施法帮他浮出江面,自己却现了形。

    上岸时,顾璟桓看见她的一条手臂变成了菖蒲,上头全是细碎的缺口,他以为她当真被鱼咬了,慌忙上前照看。苏念不肯他接近,勉强一笑,将袖子放下遮住伤口。

    然后,他们找了间破庙歇息,苏念恭恭敬敬地向大佛拜了三拜。她倦极,便小心抱着冻得发抖的阿釉,缩在稻草中睡熟了。

    她的衣服已经半干,发丝却濡湿着,贴在面颊上,泫然如泣。

    顾璟桓徒然生出怜惜,探出手想碰一碰她的脸,可脑中即刻浮现一个模糊的纤秀影子,那是救了他的乔小玉,静静立在某个角落痴心等候。

    指尖迅速缩回,他叹了口气,只得褪下外衫,帮她拢着青丝,轻轻烘干。

    她不知做的什么梦,眼皮微跳,忽然惊叫:“耳朵!耳朵疼……”

    顾璟桓一愣,弯腰去翻看她的耳朵,倒没发现异样。

    他们到了枫叶镇,这里偏僻贫苦,还没有流传“神医顾璟桓”的传奇,两人均大大松了口气,一家家走访过去,找见的盲人比想象中多。

    苏念不再替他收取酬金,也不再痴痴地跟随他到处出诊,坚持将阿釉交托给他后,自己腾出工夫在山涧堆了几间屋子。

    顾璟桓不得不承认她的心灵手巧,她甚至孤身去城里给他搬回了好多药材和医家书册,唤来一阵风帮忙码齐书卷。

    她还新换了嗓音,是从一个卖身葬父的小姑娘那里买来,脆生生的:“人家说你妙手回春,你总不能连最简单的风寒都治不了吧!”

    他哪至于这么没用,顾璟桓却没反驳,倚门看她专注的模样,恍然觉得这感觉与他以前的家十分相似,连这样一个姑娘都何其熟悉。

    他忽然生出奇怪的念头:“苏念从前也是不会说话的……你去过我的家乡吗?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